快轉到主要內容
  1. Posts/

2022–2024 回顧 | 轉職軟體工程師後的第二、三年

·739 字·4 分鐘
Justin Huang
作者
Justin Huang
Senior Software Engineer@Delta Energy

前言
#

繼上次寫了 《2021–2022 回顧 | 轉職軟體工程師後的第一年》文章後,沒想到已經兩年過去了。這兩年的時間裡發生了很多事情,我在工作上也有很大的轉變和深刻的體會,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一下轉職後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回顧。

由於這兩年的內容比較多,所以我會分成三個主題來談,可以點擊目錄,跳到你想看的部分。

  1. 這兩年的工作狀況
  2. 轉職三年來的體悟
  3. 成長(工作能力、薪資、心態)

這兩年的工作狀況
#

WFH X 大徵才時代!資深工程師幾乎跑光!
#

2021 年我剛到 Shoalter Technology 工作不久,就爆發新冠疫情,疫情讓很多公司開始實施 WFH,Shoalter 也不例外。2021 下半年疫情趨緩,公司也開始要求大家回到辦公室上班;但到了 2022 年初,疫情再度爆發,公司又要求大家回到家工作。可以在家工作,不用花時間在通勤,也可以更專注在工作,加上我已經有一年工作經驗了,大部分的工作都能獨立完成,所以我還滿喜歡重啟 WFH 的。

不過,當年還在菜的我,並不知道隨之而來的,是前所未有的大徵才時代,我只有一年經驗,但每一兩天就會收到好幾個獵頭的訊息。當 WFH 加上大環境在瘋狂徵才,沒想到大概過了一季之後,公司的資深人員幾乎都跑光了!

time-to-run

原本我算是中生代,但因為資深人員跑光,我就變成相對資深了。這段時間我除了原本的工作,還要接手一些資深人員的工作,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。好在主管動作很快,在短時間內就幫團隊招募到一些 Jr. - Mid level 的同仁,所以我也開始有機會擔任 mentor,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,我可以透過帶領新人,來練習 mentoring 的技巧,也可以透過新人的問題,來檢視自己的技術知識以及溝通能力是否足夠。

什麼?!主管無預警離職?!
#

好景不常,2022 年下半年,我的主管無預警離職了!什麼叫無預警,就是他突然就消失了,而且離職的原因也不是很清楚。這對團隊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,因為專案幾乎都是主管在管理,他在公司也很有影響力。他離職後,我們的團隊就變成沒有主管的狀態,這段時間我們的工作都是由資深工程師來協調。

刷經驗與升等的迴圈!
#

在主管離職後,公司將整個團隊交由資深工程師來管理。這段時間我也協助資深工程師分擔一些工作。對我來說,這就像上半年資深人員跑光一樣,往好處想這個情況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,我可以透過這個機會接觸到 Engineer Management,從旁學習如何管理團隊,如何與其他部門溝通,如何規劃技術架構等等。過了一陣子,我們撐過了那段兵荒馬亂的日子,公司決定將我升為 Senior,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肯定,當然這中間也有前任主管在離職前的努力,這邊也要感謝他 🙏🏻。

升 Senior 之後,我開始接手一些比較大的專案,這些專案都是公司的重點專案,學習定義前端的 ticket 開發內容與範圍,進行合適分工並達成開發目標;也有從 0 到 1 建立專案的機會,並接觸 Next.js page routerGitLab CI/CDDockerViteJestCypress 等技術,建立更完整的 git flowrelease flow,確保開發成果可以順利交付。

過了一年,我又升了一次職等,開始擔任 Project Lead,帶領 3 到 5 位工程師一起達成專案目標,並且直接參與管理會議對 Director 報吿專案進度。

同時我也接觸了更多架構相關的技術如 Next.js app routerMonorepoKubernetes(K8S)ArgoCD 等等。

另外還有參與招募,協助主管撰寫職務說明 (JD)、設計面試流程與題目、篩選履歷、擔任面試官,為團隊招募合適的人選,提升團隊的開發能量。

這段期間,我學會了如何在團隊中發揮我的領導能力,並且更深入地探究軟體開發的流程與技巧,讓我的 impact 從個人等級變成逐漸成長為 project 等級。

蹲得夠久了,該跳了!
#

如題,在 Shoalter 工作了將近 3 年,我覺得我已經學到了該學的東西,累積了一些成就,正巧有其他公司提供我更好的機會,所以我決定離開 Shoalter,轉換跑道,開始新的旅程。這是我的軟體職涯第二次跳槽,但是第一次透過 LinkedIn 找工作。

故事是這樣的,有一天有個陌生人在 LinkedIn 上 DM 我,我瞥了一眼手機通知,他的 title 是三大公有雲其中一間的 Account Manager,我當時以為他是推廣平台服務的業務人員,所以沒有馬上點開來看。

過了幾天,我點開來細看,才發現他是在招募人才,訊息中他用英文大概描述工作內容,而且最底下的 title 是台灣知名電子公司的研發主管(我猜他可能才剛到職還沒更新 LinkedIn),我的直覺告訴我這絕對是個好機會。在看過 JD 之後,我覺得這個職位很適合我,於是我回覆他並安排了一次電話交流,我們聊了大概半小時,雙方感覺都還不錯,於是決定找一天約在咖啡廳進行面談。

面談前,我把該集團的相關資訊例如我預想的 report line、產品團隊組織架構、使用的技術等問題都整理成文件。在搜集資訊的過程中發現這個團隊的 GM 是我一直有在追蹤的部落客(Medium & LinkedIn),我在轉職過程中曾經讀過他的文章 《中年轉職最重要的 5 件事 (轉職第 500 天的親身經驗分享)》,其中的哲學與觀點對當時的我很有幫助,所以也讓我對這個團隊有更多正向的感覺與期待。

咖啡廳面談主要是讓我問問題,因為我已經整理好問題了,所以主管基本上就一題一題回答,過程中他也透過一些問題來了解我,看看我是否適合這個團隊和職位,整體來就像是 BQ 跟 culture fit 的環節,但非常雙向,我們都覺得彼此的調性很合適,於是便安排了正式面試。

在正式面試之前要先寫一個作業,用兩個禮拜的時間做出他們未來的產品雛形,我把這個作業當作火力展示,把我會的所有技術都用進去,還加了一個小彩蛋,這個作業也是我這次跳槽的一個重要環節。

很快的兩個禮拜過去了,到了現場面試的那一天,一共有四個面試官,分別是 GM、兩位主管和一位同仁,整個過程大概花了三個小時。基本的自我介紹與工作經歷問答結束後,便開始看作業。

這份作業我做得相當完整,除了達成規格要求之外,我用了 MonorepoNext.jsSSRE2E testingRWD 等技術展現我的技能樹;另外,除了作業本身,我還多做了官方網站,因為我知道這也是他們的一個專案需求,當我展示時官方網站,感覺就像 Apple 發表會最後的 one more thing,他們完全沒想到會有這一 part,竟然有人能夠在期限內完成這些內容,我相信這能讓他們感受到我的投入程度以及對這個機會的重視。

one-more-thing

接著是技術問答,技術主管問了非常多問題,像是前端架構、開發、測試、佈署、流程、技術選型、效能調校、安全性、跨瀏覽器相容性等等,根本是部門主管等級的問題,有些問題還要畫白板,印象中我畫滿了兩次 XD。有一題是要向 GM 和另一位主管解釋技術問題,這是在模擬專案運作時可能需要跨部門溝通,但對方不一定理解你的 domain knowledge 的情境,我在前幾份工作都有相關經驗,所以整個過程都很順利,我也很有自信,因為我知道我有能力勝任這個職位。最後是 GM 提問,他主要針對履歷整體、個人職涯規劃、為什麼離職、為什麼想要來這裡等方向提問,大部分都沒有標準答案,主要想看你的特質、思路和邏輯,整體來說偏向 BQ 跟 culture fit 的環節。

整個面試結束之後主管送我離開,他覺得我表現得很棒,之後就是走核薪流程等消息。看到這裡,你應該跟我一樣,覺得我應該順利通過了,對吧?當時我完全沒想到這會是歷時九個多月的跳槽。

之後的故事是,因為人力資源規劃的原因,他們當下只有開一個缺,最終錄取了另一位有 domain knowledge 的前端工程師。當下我真的還蠻失望的,畢竟投入了那麼多時間跟精神。但我也知道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,所以感謝他們給我這個機會,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。

人生就是這樣,有壞消息,通常也會有好消息。根據規劃,他們會在年底開始招募整個工程團隊,屆時我也會是第一個被通知的人,所以我也很期待下一次的機會。後面的故事就是再面試一次並順利錄取了,流程相同,便不細說了。

以上就是我這兩年的工作狀況,接下來我會分享轉職三年來的體悟。

轉職三年來的體悟
#

在體制內成長:把手上有的牌打好
#

技術能力:學習公司的 tech stack
#

進入一間公司之後,第一要務就是把公司正在用的 tech stack 學好學滿,你可以透過公司的資源,來學習更多技術,也可以透過公司的專案,來累積更多經驗。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公司的專案很無聊,但是你可以透過這些專案,來學習如何與其他部門溝通、如何規劃技術架構、如何管理專案等等。最重要的是,公司的專案通常都是要投入市場的,會上 production 環境,會有真實 user 使用,也會需要 hotfix 😆。這些都是在 side project 學不到的東西,更是在公司裡面成長的重要一環。

公司既有的 tech stack 學得差不多之後,你可以開始思考如何改善公司的流程,如何提升團隊的效率,如何提升專案的品質等等,這些地方有很多是可以用新技術來解決的。

像我曾經遇過幾個問題:

  • Gatsby 框架的 build time 太長,到後期在 pipeline 甚至要跑到 2 個小時 😫,我就建議使用 Vite React 或是 Next.js 框架,一來改善 build time,二來 DX(developer experience) 也更好,並規劃 migration plan,讓團隊可以順利從舊框架過渡到新框架

  • Code review 過程中發現大家的 mr 和 commit 粒度都太大,所以我寫了一份文件跟大家分享為什麼要控制粒度,以及這對於團隊的影響

  • 沒有統一的 commit style,我就提出了使用 commitlinthusky 來統一 commit style

  • 沒有統一的 release 流程,我就開個 confluence page,寫了一份 release 流程,並且明確規定了每個階段的負責人要做什麼

  • 專案資訊散落在各個地方,我一樣是開個 confluence page,走 SSOT(Single Source of Truth) 原則,把專案的資訊全部整理在一起,大家統一看這份文件,之後有新專案就是把資訊填進去對應的欄位

  • 沒有時間撰寫測試,在我擔任 Project Lead 的時候,我想辦法跟 PM 要了足夠的時間,讓團隊至少可以寫 E2E test,這樣在交付的時候,至少可以保證基本功能是正常的,未來進行維護也會比較容易

這些作法不僅提升了團隊的效率,也更容易管理專案的進度與品質。

提升能見度:球來就打 & 深化工作成果
#

在組織內要升等,技術能力是基本的,在同個 team 裡面,你的技術特別強,確實會有優勢。但是到了公司層級,多個不同的 team 在比較時,從管理階層的視角來看,大家在技術上的差距不會太大;相反的,你個人的能見度與 impact 才是重點,例如:

  • 其他部門找不到對應窗口時會不會來找你?(扛壩子是你?)
  • 專案卡住時你有沒有辦法推動?
  • 遇到棘手問題或是 hotfix 時你能不能解掉?不論是用技術解法還是管理解法。

這邊分享一些可以提升能見度的作法,例如:

  • 開發核心專案功能:核心功能通常都比較複雜,也牽涉到多個部門,是展現綜合能力的好機會,這樣的戰功是最容易被看見的,因為高層會議都會被拿出來 review

  • 技術瓶頸或是 Debug:球來就打,沒人能解決或沒人想做的東西,你把他處理好,拆炸彈成功,也是展現綜合能力的好機會

  • 代理主管(資深工程師)去參加專案會議(管理會議):乍看之下是個麻煩事,但是透過這個機會,你可以獲得曝光,讓其他部門的人知道你是誰,你在做什麼,你可以幫助他們什麼

  • 寫文件:寫文件是一個很好的方式,可以讓你的工作成果被更多人看到,也可以讓你的工作成果被更多人使用,在做績效考核也可以當作佐證

  • 分享:分享專案成果、分享新技術、分享你的經驗或想法等等,都是提升能見度的好方法

我自己歸納了一下,深化工作成果的流程大概是:尋找 issue → 思考 solutions → 解決後寫成文件。

職涯發展:兩條戰線同時進行
#

第一條戰線:現在的工作
#

每天都要去公司 8 小時,我的態度就是就把事情做好,存在感刷滿,努力學技術、拚升等加薪。這條線是最基本的,也是最重要的,因為你的工作表現好不好,直接影響你的升等加薪。很多人容易忽略的點是,在體制內做出成績或升等也是面試的亮點,不論是寫在履歷上,還是 reference check。你的工作表現好不好,會直接影響你的職涯發展,所以最基本就是要把這條線顧好。

第二條戰線:未來的工作
#

認真工作不代表不關注求職市場,相反的,認真工作更應該定期更新工作成果到 LinkedIn 或履歷,並關注求職市場動向,好機會都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的,像我是從來沒有在關履歷的 😎。

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,自然也沒有完美的公司。如果你對現職感到不滿意就出去試試水溫,或是有好機會就去試試看,不要畫地自限。也許你會成功,發現你的價值比你想像的還要高;也許你會失敗,發現你還有不足之處,也會學著感謝目前的工作。但若沒有去嘗試,你永遠都不會知道結果是什麼。這些都是好事,因為你可以透過這些經驗,來提升自己,保持對市場的理解,讓自己更有競爭力。

另外,比較知名的企業或是中高階的職位通常都是透過 LinkedIn 來找人,所以你的 LinkedIn 專業形象很重要,你可以參考一些 JD,看看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技能,規劃自己的技能樹,應用到工作上,再將工作成果寫在 LinkedIn,建立可被搜尋的專業形象。

以下是我在 LinkedIn 上看到的一些文章,分享給大家:

成長
#

工作能力成長
#

硬技能
#

入行時的履歷 summary

技術能力及產品思維兼備的軟體工程師,擅長 Vue.js + Node.js 全端開發,具備 3 年產品經理工作經驗,熟悉與不同職能協作的工作模式。 對於技術抱持開放的態度,曾使用 Ansible、Azure Pipeline 等 DevOps 工具建 立 pipeline。


現在的履歷 summary

  • 👨🏻‍💻 3 年前端開發經驗,熟悉 TypeScript, React.js, Next.js,有帶領 3 - 5 人運作專案的管理經驗
  • 📦 熟悉前端架構及 CI/CD 流程設計,能從無到有打造專案,交付符合規格和品質要求的產品
  • 🤝 具備新創與大型企業的專案運作經驗,有出色的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
  • 🔥 熱愛寫程式和親手打造產品的過程,追求卓越的使用者體驗和開發者體驗,為團隊創造價值

入行時的技能樹

  • JavaScript、Vue.js、Node.js、Express 以及基礎的 CI/CD 和 Docker。

現在的技能樹

  • Languages: JavaScript, TypeScript

  • Frameworks: React.js, Next.js

  • Web Technologies: RWD, mobile web, desktop, in-app WebView, iframe

  • Product Type: E-Commerce, CMS, Chatroom

  • UI Library: Shadcn UI, Ant Design, Material UI, Chakra UI, Storybook

  • Styling: TailwindCSS, SCSS

  • Packages: SWR, i18next (i18n), Redux, Redux toolkit, Redux Saga, React Router Dom

  • API: Restful, GraphQL, WebSocket

  • CI/CD: GitLab CI/CD, Docker, Kubernetes (K8S), Argo CD

  • Cloud: Azure Static Web Apps

  • Testing: Cypress, Jest, Vitest, React Testing Library, Mock Service Worker

  • Debug: Browser devtools, mitmproxy, OpenSearch, Git

  • Emulators: Xcode, Android Studio

  • AI Tools: ChatGPT, GitHub Copilot

  • Backend: Node.js, Express, MongoDB, MySQL

  • Projects: Jira, Confluence

  • Others: TurboRepo (Monorepo), Git

大部分的技能都是在工作中學到的,少數是下班自學,基本上 Frontend Developer Roadmap State of JavaScript 裡面有的熱門技能我都多少有接觸到,這些技能不僅讓我在工作上有好表現,在求職時也更有自信。最關鍵的是,我能夠把這些技能結合起來,根據公司的需求從 0 開始設計並建立合適的前端架構與流程。

有兩句話是我在面試時很常聽到的靈魂拷問:

對後端工程師來說

除了 CRUD API DB 操作之外,你還會做什麼?

對前端工程師來說

除了寫 UI component 之外,你還會做什麼?

對於 Junior 或 Mid level 工程師聽到這句話,通常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,我不做這些事情我還要做什麼?

what

我很能理解這種感受,畢竟大部分的 task 或 ticket 都是 Manager 或 Senior 切好分配下來的,我們在實作時,看到的都只是產品的一小部分,但對於 Manager 或 Senior 來說,看的是更大的 scope,所以其實這兩句話是在問你是否有建立架構的相關能力。

架構相關的經驗是很寶貴且值錢的,一個前端工程師如果對自己的職涯有所追求的話,除了撰寫 UI 元件,也要多學習架構相關的議題,例如開發方法的選擇、框架的選擇、渲染方法的選擇、CI/CD 等等。

光是 CI 兩個字裡面能做的東西可多了,要如何確保程式碼的品質?coding style?能夠正常運作?安全性?SAST?DAST?

CD 則更加複雜,前端可以用靜態的或是 serverless 的佈署方式,build 完就放到 AWS S3 之類的地方;也可以做容器化的佈署,用 Docker 打包成 image,然後佈署在 Kubernetes,搭配合適的框架便可以享受到 server-side 的優點,也更容易做水平擴展,但隨之而來的是需要更多的架構設計和管理成本。

Production level 的產品還要考量 Observability,也就是監控,要如何知道系統有沒有問題?有沒有人在使用?有沒有報錯?如果你的前端有使用 server-side,那 server-side 跟 client-side 都要監控,兩邊的 log 要如何整合?

如果是 To C 的產品,還要考量 SEO,如何讓搜尋引擎或使用者更容易找到你的網站?你會不會使用 GA or GTM 來追蹤使用者行為?還是只會埋 script?(以前真的有遇過面試者只是埋了 script 就寫在履歷上,面試當場說其實不知道怎麼用…)

更完整的產品團隊還會有 A/B testing,如何讓使用者更容易使用你的產品?應該加入哪些功能?應該刪除哪些功能?

這些都是開發 Web App 時需要考量的議題,都沒有絕對的答案.但都是 Manager 或 Senior 需要有的技能和經驗,如果能夠 pick up 起來,在職涯發展上自然會有更多的選擇。當然你可能受限於團隊,沒辦法有這些經驗,這時候就要主動去尋找公司和團隊的痛點或最佳化的方向,然後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,這樣才能夠有機會學習到這些議題。

軟技能 (產品思維、溝通、協作、解決問題)
#

不論公司的產品為何,前端工程師負責實作 user interface 都是直接面向 end user,需要能夠從 end user 的角度思考,才能在規格不明確或不合適時,主動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,這會需要具備一定的產品思維。

另外,跨職能(部門)的溝通與協作能力也相當重要,前端工程師會需要與許多不同職能的人合作,這中間涉及到的溝通跨度是非常大的,例如要跟 PM 討論需求、要跟 UI/UX 設計師討論設計如何落地、要跟後端工程師討論 API 規格、要跟 DevOps 討論佈署等等、要跟 QA/SDET 討論自動化測試等等。這些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,才能夠順利解決問題。

AI 工具 & 筆記軟體
#

還有一些工具是我有課金的,近年 AI 大爆發,我最常用的工具是 ChatGPT GitHub Copilot,這兩個工具讓我在開發時更有效率,學習新技術時更快速,每個月花幾百塊錢直接原地變強真的是非常划算。

另外,筆記軟體對於工程師來說也是非常這要的,我使用的是 Heptabase,這是一個專門用來研究複雜主題的筆記軟體,他提供非常強的視覺化功能,讓我可以更容易的拆解複雜的主題,進而建構屬於我的知識體系。附圖是我運用 Heptabase 的 Whiteboard 和 PDF parser 功能在輔助學習。Heptabase 是台灣團隊開發的,在全球市場也發展得不錯,而且團隊很用心在經營,推薦給大家。

heptabase-sample

薪資成長
#

回憶起當初,轉職第一份工作年薪是 5X,實在是太低了,所以只做三個月就逃了 🤣。

第二份剛開始是 7X,後來升等兩次,range 可參考公司職缺寫的 81 ~ 130

shoalter-sr

第三份到台達,range 可參考 104 人力銀行所整理的 上市櫃薪資排行榜,中位數約 142

上市櫃薪資

前陣子參考 104 人力銀行統計的 2024 前端工程師薪水收入,發現自己已經不在這個範圍內了…

2024前端工程師薪資

轉職兩三年能夠把薪資提升到這個程度,真的不是單純靠自己努力,過程中遇到許多貴人的幫助,像是:

  • 一起準備轉職且都比我優秀太多的 ALPHA Camp 同學們
  • 轉職找第一份工作時願意錄取我的主管
  • 幫助我內推達成第一次跳槽的朋友
  • 剛進 Shoalter 時教我怎麼寫 React 的朋友
  • 願意相信我、給我學習和升等機會的 Shoalter 主管們
  • 願意相信我、與我合作的同事們
  • 願意相信我、給我一個火箭上的座位的主管。

心態成長
#

自律 vs. 動力
#

轉職軟體工程師時的投入是短期的密集衝刺,雖然八到九個月的時間也不算短啦 😂,但相對於職涯,確實短的多。而職涯是一場馬拉松,如果僅是依賴轉職時的動力,其實很難持續跑下去,就算硬跑也很難跑得好。

mot-vs-dis

我選擇學習自律(Discipline),而非依賴動力(Motivation)。自律是一種習慣,是一種能力,是一種態度,是一種信念,是一種內在的力量。動力則是一種情緒,是一種感覺,是一種外在的力量,是一種短暫的狀態。動力很容易消失,不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,但自律卻能讓你持續前進。

定期整理筆記、學習新技術、運動、讀書、旅遊、投資等等,都是自律的一部分,這些習慣讓我在工作上更有自信,也讓生活更有樂趣,雖然有些項目還沒辦法達成完全的自律,但當踏出第一步時,我就比之前的自己更進步了。

提高自己被利用的價值
#

我一直在思考除了運氣、貴人之外的要素,畢竟這些是可遇不可求的。

是什麼讓我能夠在轉職這條路上走得比較順利?

我認為是因為我有一些被利用的價值,這些價值讓我在轉職的過程中更容易被看見,也更容易被利用。這邊講的利用不是負面的,而是指我有一些技能、經驗、特質,讓我在團隊中有一些特別的地方,延伸出一些特別的機會和成就。

例如我在第一份工作有建立 CI 的經驗,所以在第二份工作 Shoalter 時,我就可以提出相關的建議,並且有機會實際建立完整的 CI/CD pipeline。儘管我當時對於相關技術並不熟悉,但是主管願意相信我,給我機會學習,邊學邊做。也因為這個機會,我後續便有了從 0 建立專案的技術和經驗,畢竟對團隊來說,你 CI/CD 都會建了,專案 repository 也就跟著建一建吧 😆。

另外,在 Shoalter 時,我也有機會參與招募,這讓我更了解招募的過程,嘗試在面試者和面試官的角色中切換,反思公司在招募時的思考方式以及看重的價值。

也因為我在 Shoalter 有從 0 建立專案的技術和經驗,同時累積了新創與大型企業的運作經驗,也有帶領團隊完成專案的經驗,所以在第三份工作台達時,我就可以結合過去的經驗提出專業的建議,並且有機會實際建立全新的專案架構。

對台達來說,我有的不僅是技術和經驗,還有管理團隊的特質,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累積的,他們提高了我的被利用的價值,讓我在轉職的過程中更容易被看見且更有競爭力。

You can’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;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.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.

就像 Steve Jobs 說的 connect the dots,我相信每段經驗都是有意義的,只要你願意學習,願意成長,願意接受挑戰,你就會發現每一次的經驗都是為了讓你更好的連接下一次的經驗,讓你更好的成長。

connect-the-dots

接受失敗
#

某個週末我整理了 Gmail 的收件匣,隨著時間的推移,許多過去的面試邀約以及面試失敗的感謝信映入眼簾,當時我非常期待這些機會,但最終沒有成功。尤其是在剛轉職找第一份工作的期間,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在打擊我的信心,有幾次讓我感到非常挫敗、痛苦,甚至有在家裡怒吼、捶牆壁的時候。但是現在回頭來看,這些失敗都微不足道,他們成為了我成長的養分,也成為了我現在與你分享的經驗。

追求卓越真的不容易,就像這張圖一樣,大家看到的都是成功的表象,但其實是由無數的的風險、犧牲、勇氣、努力、自律、改變、挑戰、失敗所累積而成。承受轉職的風險、犧牲過去累積的經驗、重新開始的勇氣、努力學習、自律的態度、改變自己、挑戰未知、接受失敗,這些都是我在轉職過程中所經歷的和學習到的。

success-iceberg

學習資源
#

以前在 AC 擔任助教,學生很常問的問題就是有哪些資源可以學習,這邊我有整理一些覺得不錯的資源,不定期更新,如果你有好的資源也歡迎分享給我。


以上就是我這兩年的回顧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,有問題歡迎加我 LinkedIn 聊聊。